首先,這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。試想,一座沒有經過任何裝修修飾的房間會有人愿意去住嗎?即便有弱勢群體圖便宜,能賣的上價嗎?既然成為了經營業態,投資經營者(民宿主人)自然就會考慮到消費者的接受度、滿意度,從而對自己投資經營的民宿進行相應的改造。
其次,是否需要設計或請專業設計師及其團隊來做民宿設計,則完全取決于投資經營者(民宿主人)對自己所投資經營的民宿的品味,一般來說,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一種正確的選擇。
再次,民宿主人的家庭文化決定了文化創意以及IP提升的需求,不僅需要設計,還需要符合在地歷史文脈傳承的軟硬件創意,依靠文創來提升品味價值。
所以文創、設計、改造等,本質是為民宿提升價值的手段,而不是只有有設計感的住宿業態才叫民宿,不可本末倒置。
那么民宿為什么需要集約化網絡平臺?
集約化網絡平臺,也是在民宿市場達到一定規模后,因市場需要而依靠電子商務技術手段和商務模式創新自然產生的。
這種叫做民宿的家庭式小規模經營的住宿業態,在營銷以及推廣宣傳方面畢竟遠遠不及集約化經營,集約化網絡平臺這種中介手段,對民宿主人來說,為其提供了大大的便利,對消費者來說,反而促進了信息對稱和完全競爭,起到了一定“去中介化”的作用。